2025年8月30日,长江流域科技型油菜联盟2024-2025年度工作总结会在安徽红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举办,四省研究所油菜专家出席本次会议。会议聚焦油菜产业创新发展,围绕联合试验总结、合作成果交流及未来规划展开深入研讨,为推动长江流域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、明确方向。

一、年度联合试验总结:攻坚克难,成果初显
会上,联盟牵头单位首先汇报了2024-2025年度联合试验执行情况。试验覆盖长江流域九个15个试验点,由多家单位协同承担,共同展开油菜品种区试测试。
从试验结果看,尽管全国多个油菜种植试验点播种季节上游部分干旱、中下游多雨,播种时间普遍推迟。多数试验点油菜产量仍保持稳定,部分区域甚至实现小幅提升。
会议同时指出试验中存在的问题:生态区域差异对品种表现影响显著,部分试验点设置未能充分匹配区域特性;极端天气频发增加了试验数据的波动性;品种检测标准与市场需求的衔接仍需优化。对此,牵头单位建议:进一步优化生态测试点布局,按上游、中游、下游分区域开展针对性测试。
二、合作创新成果交流:多点突破,赋能产业
各联盟成员单位围绕油菜科研创新成果展开热烈交流,表示会在新材料、新组合、新技术、新方法及合作机制上的提供支持。
三、未来规划研讨:锚定需求,聚力攻关
针对长江流域油菜产业市场需求,与会各方深入研讨了联盟下一年度及中长期联合攻关方向、重点任务与合作机制。
市场需求方面,高产、高含油量(44% 以上)、强抗病性(尤其是抗根肿病)、适配区域生育期的品种成为核心诉求,同时贸易端对含油量(42%以上溢价)、油品颜色(金黄为佳)等品质指标的要求愈发严格,推动产业向“量质双优”转型。
下一年度攻关重点包括:优化试验点布局,确保覆盖至少三个生态区域,简化
“中上游” 概念为省份覆盖,提升区域针对性;开展大规模系统性品种抗性测试,强化抗逆性(干旱、洪涝、病害)研究;制定统一的品种鉴定标准,衔接农业部指纹图谱验证要求,规范市场合规性。

此次会议的召开,进一步凝聚了长江流域油菜产业创新合力。联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强化产学研协同,紧扣市场需求,攻克产业痛点,为长江流域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。